主办机构:
驻留艺术家: 何兆基博士
支持院校: (依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扭铁花—大角咀社区艺术及工艺教育计划》
公共艺术及社区艺术项目「转角:」其中的艺术家驻留系列,邀请何兆基博士伙拍岛仔艺术为计划伙伴合作进行《扭铁花—大角咀社区艺术及工艺教育计划》,透过举办工作坊去传承一种过往常见于不同生活场景的铁器工艺,推广工艺教育以及了解大角咀区五金铁器业的历史文化,探索「扭铁花」工艺在当代创意实践的可能性。
是次项目共28名来自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香港艺术学院(依名称英文字母顺序排列)的大专学生参加,项目期间将有三个阶段的工作坊,于2024年6月至10月举行,通过工作坊培养参与者的创新思维,推动工艺文化教育,并在社区生活中应用和持续发展。
项目工作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扭铁花器物工作坊」,在区内铁器店分三节进行(扭花、焊接、打磨上色),由何博士指导造型设计及专业铁器师傅指导下,制作一件家居实用的小型扁铁扭花作品。
第一阶段「扭铁花器物工作坊」,在区内铁器店分三节进行(扭花、焊接、打磨上色),由何博士指导造型设计及专业铁器师傅指导下,制作一件家居实用的小型扁铁扭花作品。
第二阶段「社区实践工作坊」,为东华三院在大角咀区的服务点「福全共物」 的「借嘢」项目设计及制作实用器物,同学们尝试以所学的扁铁扭花焊接工艺,制作六个「扭铁花」雨伞架,雨伞架会放置于区内小店门前,方便街坊借用共享雨伞,美化社区小店的环境,实践扭铁工艺知识,重新应用于社区。
雨伞架创作意念:
作品:大角咀有缘 设计学生:李珊珊(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创作意念:借遮站将缘份、相遇的一刻视觉化,为留下和借走雨伞的人牵线,再将这份友邻情谊编织下去。无论阴晴圆缺,大角咀街坊都会与你同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缘份始于大角咀。
|
作品:借嘢 设计学生:洪诺霖 (香港浸会大学 视觉艺术院)
创作意念:「借嘢」二字清楚表达了「福全共物」服务社区的理念,遮架放于大角咀小店,成为店铺的一部份,互助共享的理念可以进一步推广。
|
作品:等待需要伞的你 设计学生:刘尔诺 (香港艺术学院)
创作意念:简简单单用最基本的屈扭铁花元素做了雨遮插在遮架的形态,等待有需要的人把遮借走,用后归还,又可再借给下一位。
|
||
|
|
|
||
作品:浪漫的守护:下一位 • 陌生人 设计学生:郑少霞 (香港艺术学院)
创作意念:一把伞,手牵手,把关爱传扬开去。雨伞架是中转站,体现同分共享精神。
|
作品:伞下的幸运 设计学生:区稀婷 (香港艺术学院)
创作意念:以传统铁窗花常见的几何图案构成代表希望、信心、爱与幸运的四叶草,加上雨伞的造型,将祝愿传递给每一个借伞的陌生路人。
|
作品:雨下相拥 设计学生:邓俊颖(香港浸会大学 视觉艺术院)
创作意念:圆形代表两个人的头,弧线代表互相拥抱,扭曲的直线像雨丝,雨下相拥,是互相关顾,是互助带来的安全感。
|
第三阶段「扁铁扭花学校工作坊」,为鼓励更多中小学生触类旁通,多留意身边不同视觉文化,计划将于2024年9月起在区内外不同中小学分10场进行,更由参与前两轮工作坊的大专学生担任导师,以仿照扁铁扭花的技法教授扭铁花相关的工艺知识。
透过一系列的工作坊,学生除了学习到扭铁花的技术,更能了解扭铁工艺与大角咀的渊源,融合地区工艺与社区历史,促进了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工艺教育交流。为唤起大众对扭铁工艺的兴趣,最终各工作坊的扭铁工艺作品将于「转角:」开幕活动中展出,成为本地工艺教育的另一个开端。
节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