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機構:
駐留藝術家: 何兆基博士
支持院校:
《扭鐵花—大角咀社區藝術及工藝教育計劃》
公共藝術及社區藝術項目「轉角:」其中的藝術家駐留系列,邀請何兆基博士夥拍島仔藝術為計劃夥伴合作進行《扭鐵花—大角咀社區藝術及工藝教育計劃》,透過舉辦工作坊去傳承一種過往常見於不同生活場景的鐵器工藝,推廣工藝教育以及了解大角咀區五金鐵器業的歷史文化,探索「扭鐵花」工藝在當代創意實踐的可能性。
是次項目共28名來自香港浸會大學 視覺藝術院、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香港藝術學院(依名稱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的大專學生參加,項目期間將有三個階段的工作坊,於2024年6月至10月舉行,通過工作坊培養參與者的創新思維,推動工藝文化教育,並在社區生活中應用和持續發展。
項目工作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扭鐵花器物工作坊」,在區內鐵器店分三節進行(扭花、銲接、打磨上色),由何博士指導造型設計及專業鐵器師傅指導下,製作一件家居實用的小型扁鐵扭花作品。
第一階段「扭鐵花器物工作坊」,在區內鐵器店分三節進行(扭花、銲接、打磨上色),由何博士指導造型設計及專業鐵器師傅指導下,製作一件家居實用的小型扁鐵扭花作品。
第二階段「社區實踐工作坊」,為東華三院在大角咀區的服務點「福全共物」 的「借嘢」項目設計及製作實用器物,同學們嘗試以所學的扁鐵扭花銲接工藝,製作六個「扭鐵花」雨傘架,雨傘架會放置於區內小店門前,方便街坊借用共享雨傘,美化社區小店的環境,實踐扭鐵工藝知識,重新應用於社區。
雨傘架創作意念:
作品:大角咀有緣 設計學生:李珊珊(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 創作意念:借遮站將緣份、相遇的一刻視覺化,為留下和借走雨傘的人牽線,再將這份友鄰情誼編織下去。無論陰晴圓缺,大角咀街坊都會與你同行。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緣份始於大角咀。 |
作品:借嘢 設計學生:洪諾霖 (香港浸會大學 視覺藝術院) 創作意念:「借嘢」二字清楚表達了「福全共物」服務社區的理念,遮架放於大角咀小店,成為店舖的一部份,互助共享的理念可以進一步推廣。 |
作品:等待需要傘的你 設計學生:劉爾諾 (香港藝術學院) 創作意念:簡簡單單用最基本的屈扭鐵花元素做了雨遮插在遮架的形態,等待有需要的人把遮借走,用後歸還,又可再借給下一位。 |
||
|
|
|
||
作品:浪漫的守護:下一位 • 陌生人 創作意念:一把傘,手牽手,把關愛傳揚開去。雨傘架是中轉站,體現同分共享精神。
|
作品:傘下的幸運 創作意念:以傳統鐵窗花常見的幾何圖案構成代表希望、信心、愛與幸運的四葉草,加上雨傘的造型,將祝願傳遞給每一個借傘的陌生路人。
|
作品:雨下相擁 創作意念:圓形代表兩個人的頭,弧線代表互相擁抱,扭曲的直線像雨絲,雨下相擁,是互相關顧,是互助帶來的安全感。
|
第三階段「扁鐵扭花學校工作坊」,為鼓勵更多中小學生觸類旁通,多留意身邊不同視覺文化,計劃將於2024年9月起在區內外不同中小學分10場進行,更由參與前兩輪工作坊的大專學生擔任導師,以仿照扁鐵扭花的技法教授扭鐵花相關的工藝知識。
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坊,學生除了學習到扭鐵花的技術,更能了解扭鐵工藝與大角咀的淵源,融合地區工藝與社區歷史,促進了技藝傳承和文化傳播的工藝教育交流。為喚起大眾對扭鐵工藝的興趣,最終各工作坊的扭鐵工藝作品將於「轉角:」開幕活動中展出,成為本地工藝教育的另一個開端。
節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