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中心於2020年推出「CREATORS FOR TOMORROW」,旨在培育和支持本地創作者。為了確保可持續發展,是次「To Morrow and Beyond」群展,見證兩屆得獎者的成長,並促進彼此交流。
直至明天或以後,我們將會經歷甚麼?
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和疫情的影響,過去幾年對大部分人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在適應這個新生活的過程中,我們與新一代的創作者一同摸索前行。展覽展出八組「CREATORS FOR TOMORROW」過往兩屆獲獎創作者的近作或新作,展示新一代如何透過藝術創作或研究,面對藝術之路上的新常態。有着眼於日常生活、城市街角、歷史與神話,探索值得細味的詩意和景象;另有透過科技與媒體去解構傳統理念,展示他們對「後人類」與未來的想像;還有進行當代視覺文化研究,為業界提供重要的養分和靈感。
同行跨度創作
無論在過去或未來,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歷程皆面對不同難處和需要。抽象主義大師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年輕時代受限於藝術市場與資訊科技的發展,曾表示藝術創作是一條孤獨之路。而如何獲得資源、在個人發揮空間和策展考慮上取得平衡,則是當代新晉藝術工作者經常需要面對的難題。
作為本地藝術工作者的同行者,香港藝術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支持本地的跨媒體藝術創作。在這棟垂直建築內,除了包氏畫廊和張靜蘭實驗畫廊兩個標誌性的展覽空間外,還設有古天樂電影院、壽臣劇院,提供不同面向的藝術平台,同時鼓勵創作者大膽創新,充份利用建築內的空間。
為持續緊貼業界所需,特設是次聯展於三月藝術季,讓一眾創作者亮相,一同共享藝術盛事的氣氛之餘,亦讓更多業界人士見證一眾「CREATORS FOR TOMORROW」藝術家的共同成長。
參展藝術家 (按英文姓名字母順序):
陳子澂於倫敦與多倫多分別學習策展與東亞研究,為「Arts Collective藝類」的共同創辦人。曾任職多家國際畫廊,於世界各地策劃並製作多個展覽,為2021年Art Central的策展總監。其研究集中於當代城市問題與科技衍生的矛盾,及香港現代水墨發展。
鄭資姿是一位擁有神經科學背景的跨領域藝術家,曾於印度受訓成為瑜伽老師。她的藝術以神經科學探索社會政策、醫學、法律和道德觀的交叉點。
「我曾用一張單程機票飛往西藏, 今天我是個不可知論者,明天我不知道。」
周睿宏,混合媒體藝術家,現於香港生活及工作。2015 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他慣於挪用,重組和改裝現成物來梳理個人情感和生活狀態。曾參與的展覽包括「晟」(世界畫廊,香港,2023)、「不知輕重」(火炭,2022)、「「Hope All Is Well With You」(1a 空間,香港,2021)、「聲音掏腰包:ASP 十年展」(富利來商場,香港,2021)。
容穎怡,展覽顧問及獨立策展人,曾任上海chi K11藝術館展覽經理。她是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行政獎學金2022得主,已完成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碩士課程。她將自身對西洋占星和中國玄學的認識應用到藝術策展,以及為藝術機構主持公共教育活動,偶而撰寫藝術相關專題。
挨壁靠事務所由梁嘉文和梁御東成立,以訪問、城市考察等方式搜集不同的故事,建構當下微小零碎的敘事詩。梁嘉文的作品以繪畫、錄像和混合媒介為主,透過詩化文字、虛構情景、日常影像等探索當中曖昩的情緒。 梁御東的創作涵蓋物件、裝置和錄像,以觀察和介入,營造作品一種視覺上的斷裂感。
劉杭霖的創作以雕刻凹版及美柔汀版畫古典技法為主。他的版畫以靜物作為主題、神話作背景、配合傳統的銅版畫技法營造一個柔和而安靜的空間。作品以象徵和雙關的手法帶出對生活和世界的感悟。在整體表象上傳達輕鬆幽默的日常,但在物體的細節和描繪上隱藏著日常底下的秘密。
盧可兒專注混合媒介創作,探討視覺及空間喚起的聽覺感受,以及三者之間的微妙關係。藝術實踐源自個人生活,創作題材多由自我或身邊的事物出發,延伸至個人與外界的關係。她的作品曾於香港、日本及英國展出。
鄧廣燊的創作結合照片、繪畫、物件和錄像,追溯不同年代之間的記憶和社會歷史,探索渴望、失落和歸屬之間的複雜聯繫。
袁雅芝擅在日常生活狀態與工作經歷的矛盾中汲取靈感。近年主要從歷史、地理和政治的角度探討有關動物的題材,從而了解人類間的關係。
黃慧心主要集中於錄像和雕刻影像。透過與相機遊走,譜寫和雕刻影像的質感和節奏,她相信藝術能讓她理解並步入生活。因此,她大部分作品都與她的日常生活和周遭的人有關,而她的作品亦受其流動性影響而呈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
公開徵集: HKAC CREATORS FOR TOMORROW 2024
第三屆的CREATORS FOR TOMORROW公開徵集現已接受申請(截止日期:2024年4月15日,香港時間23:59)。我們期待收到各位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