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2018-04-17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和【香港艺术中心】合办
着名新加坡艺术家李绫瑄首个香港个展
《李绫瑄(Jane Lee): 绛红状态》
展览日期:2018年5月11日至6月10日@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
开幕酒会(艺术家将参与其中):5月10日(星期四)‧下午6时至8时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和【香港艺术中心】合办,联合呈献着名新加坡艺术家《李绫瑄全新个展: 绛红状态》,展览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慷慨支持。是次展览为艺术家首个香港个展,展出作品包括回顾李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研究和模型等。
2008年,李氏的大型装置Raw Canvas获展出于新加坡双年展,由Fumio Nanjo策展,因而首度备受关注,此作品现正展出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李氏为亚洲现今为数不多的大型凋塑作品艺术家,2014至2015年,李氏的创作获重点展出于新加坡艺术博物馆Medium at Large艺术展,展期长达一年,后来其大型壁挂式装置Status获博物馆永久收藏。
油漆、画布、框架、方向,和尺寸 – 全都是李绫瑄手中可变的元素。通过仔细的分层、溷合、环绕、包裹、揉捏,涂抹和其他变换方式,艺术家为油漆和绘画重新定义,创作出活泼鲜明的形式。
《绛红状态》将展出特别为是次展览製作的全新凋塑作品和定点装置,涵盖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各层,作品类别包括绘画、凋塑,和悬挂顶层天花板的大型装置,并附设研究及参考资料,阐述李氏艺术实践的演变。展览的回顾部分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画廊副总监,前新加坡艺术博物馆策展人何子凌策划。
展览将同时展出艺术家早期系列作品,包括李氏最着名的绘画系列之一Fetish,此系列创作始于2009年,以其独有技术,将乾燥的油漆扭成线圈,製作触感丰富,色彩夺目的作品。Cream系列由2014年开始的Stack系列演变而来,由八组粉红色吹波胶形状凋塑组成,并特意刺破和挖掘其中部份,展现隐藏表面之下的深红色彩,体现作品活力。
正如展览题目所指,是次全新系列以红色作主导,除了色彩外,更包含由此色调反映出有所关联的范围—热情、行动、血液,和应用于文化与政治生活上代表运气、吉祥,人民和国家的象徵。李氏生动地呈现油漆和绘画的不同状态,正如赤红色调所展现的多重意义和效果。
展览附设场刊,包括由何子凌撰文介绍是次艺术展。
展览详情
日期: 2018年5月11日至6月10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开幕酒会(艺术家将参与其中):5月10日,星期四,下午6时至8时
场地: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4及5楼
免费入场
展览详情: http://www.hkac.org.hk/tc/calendar.php?id=2263
艺术家简介
李绫瑄挑战传统绘画概念,其繁华抽象的创作获国际赞誉,并展出于世界各地的展览。生长于后殖民地东南亚背景下,李氏重新审视西方绘画实践的意义,同时表现自己的文化与风格。
李氏的大型装置Raw Canvas获展出于2008年的新加坡双年展,后来于2009年展出于立陶宛维尔纽斯维尔纽斯当代艺术中心,由Simon Rees策展的Code Share: 5 Continents, 10 Biennales, 20 Artists艺术展。其后,李氏多次荣获赞誉,包括2011年纽约的「蔚蓝」艺术奖。
李氏曾于2012年及2014年先后于纽约切尔西及新加坡圣德拉姆泰戈尔画廊举行个展。自2015年起,其创作多次展出于画廊展览,包括由前南亚和东南亚古根汉UBS MAP全球艺术行动策展人June Yap策展,新加坡圣德拉姆泰戈尔画廊Dear Painter艺术家联展,展出李氏及另外八位新加坡当代艺术家创作。2015年,她的作品获新加坡大型当代艺术展Prudential Eye 评议小组选出,于艺术科学博物馆举行展览。同年,李氏也参与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官方延伸展览Frontiers Reimagined。
她曾担任新加坡泰勒版画学院驻院艺术家,并于2016年假学院举行个展Freely, Freely,首次展出纸张及录像作品。李氏最近期于2017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举行个展。
李氏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取得艺术学士学位,现居于新加坡,并以此为创作基地。
策展人何子凌简介
何子凌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画廊总监,为画廊重新审视当代艺术、设计和媒体计划,并以新媒体为重点。她在策展新加坡、东南亚和国际当代艺术展方面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包括Rise and Fall, Ebb and Flow:李绫瑄作品展 (2017年)、阴翳礼赞 (2017年) 、冲突的艺术:亚洲协会博物馆录像收藏展(2017年)、他人の时间 (2015-2016年),和收藏家展览:历史的重量。2013年,何氏为新加坡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何氏曾于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担任策展人,领导当代艺术收藏的收购策略,并负责其泰国收藏。
香港艺术中心简介
香港艺术中心为香港唯一非政府、独立自主的非牟利多元艺术机构,举办不同的艺术课程和活动,包括视觉艺术、舞蹈、音乐与戏剧、漫画与动画艺术,和公共艺术等不同范畴的展览,放映会及表演。中心旗下的香港艺术学院为香港唯一一所以工作室为基础,提供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的艺术教育机构。艺术中心位于湾仔区的中心地带,是将香港艺术连接世界各地的重点地方,经常举办不同艺术节目。为庆祝四十週年,艺术中心为其公共设施进行翻新,强化「艺术在中心」的核心理念,并继续在国际上推动本地及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hkac.org.hk
圣德拉姆·泰戈尔(Sundaram Tagore) 简介
圣德拉姆·泰戈尔出生于加尔各答,是一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艺术史学家、画廊商及获奖电影製片人。他是诗人和诺贝尔奖得主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Rabindranath Tagore) 的后裔,透过他的同名画廊举办不同展览,和跨文化、跨学科的活动,以促进东西文化之间的思想交流。2000年开设自己的画廊之前,泰戈尔为纽约Pace Wildenstein画廊董事,并曾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或担当顾问,包括:新德里国家现代艺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联合国等。2015年,泰戈尔组织及策展了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官方延伸展览Frontiers Reimagined 。sundaramtagore.com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简介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为一非牟利组织,以纽约市为中心,致力于促进跨文化对话,艺术教育及亚洲与西方之间的社会、精神和美学对话。基金会的成立深受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的启发,其诗歌、小说、音乐和艺术,触及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基金会以此为愿景,为印度和莫桑比克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并在美国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为弱势年轻女性提供永久奖学金。此外,基金会积极筹划及贊助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文化活动,鼓励跨文化交流。tagorefoundationinternational.com
图片标示:
图片2:Stack Up 2, 2017, acrylic on canvas stacked on metal base, 70.5 x 86.6 inches 179 x 220 cm
图片3:Story of Canvas #1 (detail), 2017, acrylic and heavy gel on canvas, mounted on board, 200 x 800 cm
开幕酒会(艺术家将参与其中):5月10日(星期四)‧下午6时至8时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和【香港艺术中心】合办,联合呈献着名新加坡艺术家《李绫瑄全新个展: 绛红状态》,展览获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慷慨支持。是次展览为艺术家首个香港个展,展出作品包括回顾李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研究和模型等。
2008年,李氏的大型装置Raw Canvas获展出于新加坡双年展,由Fumio Nanjo策展,因而首度备受关注,此作品现正展出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李氏为亚洲现今为数不多的大型凋塑作品艺术家,2014至2015年,李氏的创作获重点展出于新加坡艺术博物馆Medium at Large艺术展,展期长达一年,后来其大型壁挂式装置Status获博物馆永久收藏。
油漆、画布、框架、方向,和尺寸 – 全都是李绫瑄手中可变的元素。通过仔细的分层、溷合、环绕、包裹、揉捏,涂抹和其他变换方式,艺术家为油漆和绘画重新定义,创作出活泼鲜明的形式。
《绛红状态》将展出特别为是次展览製作的全新凋塑作品和定点装置,涵盖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各层,作品类别包括绘画、凋塑,和悬挂顶层天花板的大型装置,并附设研究及参考资料,阐述李氏艺术实践的演变。展览的回顾部分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画廊副总监,前新加坡艺术博物馆策展人何子凌策划。
展览将同时展出艺术家早期系列作品,包括李氏最着名的绘画系列之一Fetish,此系列创作始于2009年,以其独有技术,将乾燥的油漆扭成线圈,製作触感丰富,色彩夺目的作品。Cream系列由2014年开始的Stack系列演变而来,由八组粉红色吹波胶形状凋塑组成,并特意刺破和挖掘其中部份,展现隐藏表面之下的深红色彩,体现作品活力。
正如展览题目所指,是次全新系列以红色作主导,除了色彩外,更包含由此色调反映出有所关联的范围—热情、行动、血液,和应用于文化与政治生活上代表运气、吉祥,人民和国家的象徵。李氏生动地呈现油漆和绘画的不同状态,正如赤红色调所展现的多重意义和效果。
展览附设场刊,包括由何子凌撰文介绍是次艺术展。
展览详情
日期: 2018年5月11日至6月10日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8时
开幕酒会(艺术家将参与其中):5月10日,星期四,下午6时至8时
场地: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4及5楼
免费入场
展览详情: http://www.hkac.org.hk/tc/calendar.php?id=2263
艺术家简介
李绫瑄挑战传统绘画概念,其繁华抽象的创作获国际赞誉,并展出于世界各地的展览。生长于后殖民地东南亚背景下,李氏重新审视西方绘画实践的意义,同时表现自己的文化与风格。
李氏的大型装置Raw Canvas获展出于2008年的新加坡双年展,后来于2009年展出于立陶宛维尔纽斯维尔纽斯当代艺术中心,由Simon Rees策展的Code Share: 5 Continents, 10 Biennales, 20 Artists艺术展。其后,李氏多次荣获赞誉,包括2011年纽约的「蔚蓝」艺术奖。
李氏曾于2012年及2014年先后于纽约切尔西及新加坡圣德拉姆泰戈尔画廊举行个展。自2015年起,其创作多次展出于画廊展览,包括由前南亚和东南亚古根汉UBS MAP全球艺术行动策展人June Yap策展,新加坡圣德拉姆泰戈尔画廊Dear Painter艺术家联展,展出李氏及另外八位新加坡当代艺术家创作。2015年,她的作品获新加坡大型当代艺术展Prudential Eye 评议小组选出,于艺术科学博物馆举行展览。同年,李氏也参与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官方延伸展览Frontiers Reimagined。
她曾担任新加坡泰勒版画学院驻院艺术家,并于2016年假学院举行个展Freely, Freely,首次展出纸张及录像作品。李氏最近期于2017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举行个展。
李氏于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取得艺术学士学位,现居于新加坡,并以此为创作基地。
策展人何子凌简介
何子凌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画廊总监,为画廊重新审视当代艺术、设计和媒体计划,并以新媒体为重点。她在策展新加坡、东南亚和国际当代艺术展方面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包括Rise and Fall, Ebb and Flow:李绫瑄作品展 (2017年)、阴翳礼赞 (2017年) 、冲突的艺术:亚洲协会博物馆录像收藏展(2017年)、他人の时间 (2015-2016年),和收藏家展览:历史的重量。2013年,何氏为新加坡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何氏曾于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担任策展人,领导当代艺术收藏的收购策略,并负责其泰国收藏。
香港艺术中心简介
香港艺术中心为香港唯一非政府、独立自主的非牟利多元艺术机构,举办不同的艺术课程和活动,包括视觉艺术、舞蹈、音乐与戏剧、漫画与动画艺术,和公共艺术等不同范畴的展览,放映会及表演。中心旗下的香港艺术学院为香港唯一一所以工作室为基础,提供学士及硕士学位课程的艺术教育机构。艺术中心位于湾仔区的中心地带,是将香港艺术连接世界各地的重点地方,经常举办不同艺术节目。为庆祝四十週年,艺术中心为其公共设施进行翻新,强化「艺术在中心」的核心理念,并继续在国际上推动本地及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hkac.org.hk
圣德拉姆·泰戈尔(Sundaram Tagore) 简介
圣德拉姆·泰戈尔出生于加尔各答,是一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艺术史学家、画廊商及获奖电影製片人。他是诗人和诺贝尔奖得主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Rabindranath Tagore) 的后裔,透过他的同名画廊举办不同展览,和跨文化、跨学科的活动,以促进东西文化之间的思想交流。2000年开设自己的画廊之前,泰戈尔为纽约Pace Wildenstein画廊董事,并曾与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或担当顾问,包括:新德里国家现代艺术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联合国等。2015年,泰戈尔组织及策展了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官方延伸展览Frontiers Reimagined 。sundaramtagore.com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简介
泰戈尔国际基金会为一非牟利组织,以纽约市为中心,致力于促进跨文化对话,艺术教育及亚洲与西方之间的社会、精神和美学对话。基金会的成立深受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的启发,其诗歌、小说、音乐和艺术,触及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基金会以此为愿景,为印度和莫桑比克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并在美国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为弱势年轻女性提供永久奖学金。此外,基金会积极筹划及贊助美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文化活动,鼓励跨文化交流。tagorefoundationinternational.com
图片标示:
图片2:Stack Up 2, 2017, acrylic on canvas stacked on metal base, 70.5 x 86.6 inches 179 x 220 cm
图片3:Story of Canvas #1 (detail), 2017, acrylic and heavy gel on canvas, mounted on board, 200 x 800 cm
传媒查询:【香港艺术中心】
何卓敏 Annie Ho(市务及拓展总监)
电话: 2824 5306/9481 8706 | 电邮:aho@hkac.org.hk
区咏雅 Sandy Au (市务及拓展主任)
电话:2582 0282 | 电邮:sau@hkac.org.hk
何卓敏 Annie Ho(市务及拓展总监)
电话: 2824 5306/9481 8706 | 电邮:aho@hkac.org.hk
区咏雅 Sandy Au (市务及拓展主任)
电话:2582 0282 | 电邮:sau@hka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