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若曦的個展「類鳥變奏曲」,把人、動物和機器共置於一個看似虛構但又熟悉得叫人不安的環境中,並讓三者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展出的裝置作品使用了重新賦予用途的城市物料,以及原本用來阻隔野生動物進入城中隱蔽棄置之處的人工構築物,藉此創造一個構想出來的新景觀。
展覽呈現感官和空間上多重的不調和。放大了的低沉機械噪音和震動的共鳴聲,讓人強烈感受到城市環境的緊迫密集。大型的防鳥網把空間分割開來,分隔參觀者和作品。參觀者被迫進入動物的處境,要為眼前巨大的阻隔物作出本能反應。遠看驟似茂盛綠草的,原來只是幻象——那是人造的綠色防鳥刺,是用作防禦的構築物。機械驅鳥器發出仿真的雀鳥叫聲,在整個空間迴盪;螢幕上的錄像記錄了藝術家本人模仿鳥兒叫聲的古怪演出。空間內一隻鳥兒也看不到,但人工編造的鳥鳴卻縈繞不散,「大自然」猶如魅影般臨在。
「類鳥變奏曲」促使我們重新思考人在生態系統中的位置,直接面對我們在密集的城市界限內架設種種阻隔所帶來的後果。大自然和人的分界在哪裡?大自然的意象其實因人而異,對很多人來說,大自然就是從未受到人為影響的地方,與我們並無聯繫——我們對大自然投射自己的想像,同時又認為那是人類可加以控制的荒野淨土。人對大自然有計劃的管控、重塑和遏制,如何引起了新的反抗?在這個構想出來的棲息地中,我們設下的阻隔物最終是不是把所有鳥兒都驅逐出去,只留下替代牠們的機械回音?又或者,我們是不是因為鳥群的逐漸消失而想念牠們的歌聲,所以複製出新的「類鳥」變奏?不論是何者,留下來的都是對我們自己和我們所做的事一個扭曲的反思。
葉氏生於香港,2022年獲取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學位、2018年獲取英國切爾西藝術學院學士學位。分別2024 獲得Cob Award - Runner Up及2018 年獲得Rossi Asiaghi Art Award - 1st Runner Up奬項。他的作品曾海內外展出,包括個展:2019年在香港 光影作坊「Capturing and Image」個展。聯展包括:2024年:柏林 「Dystopia Sound Art Biennial」,英國「Untitled (Pipe Dream) 」,奧地利「Medienfrische」。2023年 英國「Fishy Business」,2022 年 英國「GRUND1535」和 2020 年,太空中的 Plicnik Space Initiative 「D2.02」。現為 倫敦Five Years 非營利空間的藝術家集體的成員及策劃人之一。
CREATORS FOR TOMORROW 計劃由香港藝術中心自2020年起主辦。計劃鼓勵及支援香港新晉藝術家、策展人、創作者和研究者的專業發展,提供資金、場地等資源協助參加者全面發揮創意、實踐提案。透過此計劃,香港藝術中心與新晉創作者在創作的路上並肩前行,創作者可透過規劃、創作及執行其提案,獲得寶貴經驗,協助他們在藝術領域開展專業生涯,把更多充滿創意的藝術引進大眾的生活。
關於香港藝術中心
藝術就是熱誠.藝術就是生活.藝術就是普及
自1977年成立以來,香港藝術中心一直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藝術教育,在積極培育藝術家的同時,努力將藝術引進大眾的生活。
藝術中心相信藝術能夠改變生命。在過往四十多年來,中心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像與媒體藝術、動漫、公共藝術、藝術教育、講座論壇、藝術節及社區藝術項目等等,把創意藝術與大眾生活聯繫起來。
香港藝術中心旗下的「香港藝術學院」於2000年成立。透過學院專業的學歷頒授課程培育藝壇新血,而短期課程及其他外展活動的舉辦,更成為藝術融入社區的重要橋樑。
香港藝術中心積極將藝術引進生活,讓大眾不單單可以作為藝術節目的觀眾、更可以成為藝術家、甚或藝術贊助者,讓生活與藝術緊扣。
讓我們一同擁抱「藝術就是熱誠.藝術就是生活.藝術就是普及」的信念,努力前行。
官方網站: hkac.org.hk | Facebook: Hong Kong Arts Centre | Instagram: @hongkongartscentre
資助
香港藝術中心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