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節目

11 July 2024

+ 立即訂閱
立即訂閱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HKAC CREATORS FOR TOMORROW - 玻璃管內低聲說

地點: 張靜蘭實驗畫廊,香港藝術中心三樓  
日期: 2022.06.18 - 2022.07.24
時間: 10:00 - 18:00 *若壽臣劇院進行日場演出,開放時間將會稍作更改。  
費用: 免費入場  

特別安排

展覽將於以下時間暫停開放:

7月1日 全日

7月3、10、16、17、23及24日,下午2時15分至3時15分

7月4日,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玻璃管內低聲說


我閉上眼,體内喃喃不斷的聲音低鳴著,它隨著我的一呼一吸,失去重力在黑暗處飄浮。房間外的世界亮得刺眼,空氣湧進空洞的軀體,快要把薄如肥皂膜的皮膚撐破。

法國哲學家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在著作《空間詩學》中,以家屋意象類比人的靈魂,主張我們能透過回憶起家屋,學習安居於心靈深處,因為家「在我們裡面,而我們也在它的裡面」。在首次個人展覽《玻璃管內低聲說》中,藝術家盧可兒想像身體是一個房間,以一系列版畫、聲音和立體作品,描繪體內深遂之處。

 

人往往把聲音當作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在嘈雜喧囂的城市中,我們有曾深度傾聽自己的聲音?在作品《In the Absence of…》及《在房間的一角》中,盧可兒把身體視為聲音的容器,借用聲音、物料與光影,重現身體的聲境(soundscape)。體內流動的聲音既是藝術家對自身經歷的親密解讀,同時亦是對外在環境的投射。隨著內與外的界線變陣擺動,一切明確的定義褪去,聲音迴盪於輪廓模糊、但充滿張力的房間。

 

在盧可兒的創作裡,聲音常化作幻影,反之亦然;藉版畫作品《無題》、《Sound on Paper I & II》和聲音作品《聲音雜記》,她展開一場貫通於視覺、空間及聲音的藝術實驗,以視覺召喚聲音回憶,利用聲音更新視覺想像。

 

絮語散落在畫廊各處,偶爾蜷縮在光影一角,或是窩進聲音的繭裡。

「在玻璃管內低聲說」展覽公眾活動

藝術家分享環節及聲音聆聽寫畫工作坊

*需登記,活動將以廣東話進行

 

I 分享環節(約30 分鐘)

關於展覽作品的簡介、聆聽經驗、製作點滴、提問及討論。

II 聲音聆聽寫畫工作坊 (約30 分鐘)

參加者將專注聽覺,及聲音的特色、將之轉化為視覺繪畫作品。

 

日期時間:

6 月26日,星期日,下午2至3時

7 月9 日,星期六,下午2至3時

詳情與登記

 

關於藝術家

盧可兒在2015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合辦的藝術文學士課程,繼而於2018年完成英國列斯大學藝術碩士課程。她專注混合媒介創作,探討視覺及空間喚起的聽覺感受,以及三者之間的微妙關係。盧可兒的藝術實踐源自個人生活,延伸至個人與外界的關係。創作題材多由自我或身邊的事物出發,亦常在創作過程中邀請公眾參與。她的作品曾於香港、日本及英國展出。

個人網頁: http://cargocollective.com/connielo

Instagram: connieeeelo

網上虛擬展覽




「HKAC CREATORS FOR TOMORROW」由香港藝術中心於2020年發起,旨在支持與培育有意在藝術領域開展專業生涯的香港新晉藝術家和策展人,通過創作、節目編排及執行獲得實務經驗。本計畫接受個人或專題展覽的申請,並涵蓋多種當代藝術類型(視覺藝術、新媒體藝術、漫畫藝術、聲音藝術、跨界別藝術) 。獲選計畫將於香港藝術中心三樓張靜蘭實驗畫廊展出。

 

支持香港藝術中心

https://donorbox.org/support-hong-kong-arts-centre

節目推薦
Exhibition
香港藝術中心四樓 
2022.05.25 - 2027.05.27
Public Arts
 
2022.11.01 - 2024.11.30
Public Arts
 
2022.11.01 - 202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