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節目

11 July 2024

+ 立即訂閱
立即訂閱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傳媒

2018-09-03

【香港藝術中心】40周年旗艦展覽
《灣仔文法:過去、現在、未來式》
探索香港的文化與藝術身份

【香港藝術中心】隆重呈獻的40周年旗艦展覽《灣仔文法:過去、現在、未來式》,主要是透過香港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社區——灣仔,探索香港的文化和藝術身份,展現灣仔多元的獨特性。展覽由客席策展人Valerie C. Doran及香港藝術中心策展團隊精心策劃,2018年9月30日(日)至11月4日(日)於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舉行。
 
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女士表示:「自40年前成立至今,香港藝術中心一直致力促進藝術交流,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跨界合作,增強香港與世界各地的藝術聯繫。《灣仔文法:過去、現在、未來式》是一個跨世代、跨領域、跨文化的展覽,我們希望藉著這個展覽,以不同視角探索城市文化身份的構成,傳承歷史,展望未來。」
 
香港獨特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糅合這個城市內不同地區的本土個性,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和身份。《灣仔文法:過去、現在、未來式》凝聚了18位來自本地及與香港有特殊因緣的海外藝術家,透過他們各自喜愛的藝術類型,以香港灣仔這地區為創作源泉,呈現出它的多向面貌。參展藝術家會從個人、歷史、經驗等不同層面,探討灣仔對構成香港藝術身份所擔當的角色,及它在本地和國際觀眾眼中的形象,傳達他們對灣仔社群與這地方的感受及愛。
 
展覽客席策展人Valerie C. Doran表示:「參展的藝術家們對香港、對灣仔的回應都不盡相同。每一位藝術家對這地方的概念以及其如何從過去、現在、未來及個人互動中形成,都非常獨特;亦同時表達出其不同的興趣和敏感度。所展覽的作品,都像是藝術家們與觀者在對話,打開了更多的扇門,讓人們重新認識灣仔的歷史,以及如何作爲文化及社區參與的中心。」 
 
展覽期間同時將舉行不同的主題導賞活動,以環繞灣仔,講解地區歷史為骨幹,展示出灣仔這地區與《灣仔文法:過去、現在、未來式》展品之間的聯繫。藝術體驗工作坊將以嶄新的角度探索該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香港藝術中心逾40年來作為文化重地的歷史及其開展的藝術對話。節目更包括電影放映,讓觀眾透過影像體驗灣仔的魅力。創作人和喜愛這些電影作品的藝術家更會出席映後談,暢談灣仔如何啟發了他們的創作。
(活動詳情,請參閲附錄)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包氏畫廊
日期:2018930日至114
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10至晚上8
節目查詢:2582 0200/hkac@hkac.org.hk
免費入場
 
客席策展人:Valerie C. Doran (香港;生於美國)
參展藝術家:陳餘生(香港)、陳福善(香港;生於巴拿馬)、蔡仞姿(香港)、朱興華 (香港;生於廣東)、鍾正(香港;生於紐西蘭)、Xyza Cruz Bacani (香港;生於菲律賓)、何倩彤(香港)、何兆南(香港)、許方華(香港)、 黎清妍 (香港)、林嵐(香港;生於福建)、梁美萍(香港)、MAP Office(Laurent Gutierrez和Valérie Portefaix,香港;生於法國)、Cédric Maridet(香港;生於法國)、N • S •哈夏(印度)、鄧啟耀(香港)、楊東龍(香港;生於福建)、楊沛鏗(香港;生於廣東)
 
主辦機構:香港藝術中心
捐助:思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梁國輝先生、呂慶耀先生JP、楊子信先生及楊余夏卿女士
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
 
高解像度圖片可在以下連結下載
網址:http://gallery.sinclaircomms.com   
密碼:talkofthetown

有關節目的最新消息,請參閱:
http://www.hkac.org.hk/tc/calendar.php?c=1&t=a&p=1&id=2319
 
關於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藝術中心是一所多元藝術創意中心,多年來積極將創新前瞻的當代藝術引進香港,同時亦努力將本土藝術家介紹給海外觀眾。中心更是本地唯一獨立自主的非牟利多元藝術機構,一直致力鼓勵、推廣創意,竭力促進本地與國際的藝術交流;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藝術活動及跨界合作,把香港和世界聯繫起來。歡迎來到香港藝術中心,透過體驗藝術豐富生活,藉著欣賞藝術啟發創意。
官方網站: hkac.org.hk | Facebook: Hong Kong Arts Centre | Instagram:@hongkongartscentre

圖片標題:
2. 陳福善,《無題(海底山景)》,1977,98 x 71.5厘米,水墨設色紙本。圖片由漢雅軒提供。
3. 蔡仞姿,《界外》,2018,尺寸不定,混合媒介裝置。照片由藝術家提供、劉清平拍攝。
4. 黎清妍,《漫游》, 2010 ,29.7  ×  21厘米,石墨紙本。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5. 楊沛鏗,《Chico紀念碑》, 2018 ,尺寸不定,桃面愛情鳥羽毛,竹芋,花槽,泥,地盆圍攔。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傳媒聯絡
如需要更多資料,或安排訪問,請致電 (852) 2915 1234聯絡Sinclair Communications:
Ridley Cheung           |  ridley@sinclaircomms.com       |  (852) 6689 2966
Sheriza Wadhwani     |  sheriza@sinclaircomms.com   |  (852) 9128 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