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影像无国界」 2013/14
「影像无国界2013 / 14」的活动包括于11月8至10日举行的三日两夜影像好友营、一连串户外拍摄活动及12月20至22日的三日两夜创作至激营,由多位电影制作人及录像艺术家担任导师,亲身教授如何拍摄和制作影片,令学员能够由浅入深地掌握影像创作技巧,并透过光影说出自己的故事。 学员摄制的短片更有机会于中、小学巡回放映,以及在香港艺术中心作公开放映。
观看学员作品请按此。
营会及短片制作
启发创意,运用影像,让少数族裔青年拿起摄影机,展现属于自己的世界!
今年,《影像无国界2013/14》招收了50名来自不同地区的香港少数族裔学员,年龄介乎13至21岁,主要来自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来自菲律宾、泰国、日本、越南、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等。 本年度的活动详情如下:
三日两夜「影像好友营」
日期: 2013年11月8-10日(五-日)
地点: 大棠度假村
是次三日两夜营会旨在让不同背景的学员能够互相认识,并初步了解影像艺术。
五十名学员分成六组,由六位专业电影制作人担任导师,透过一连串活动,寓学习于娱乐,令学员发挥创意之余,更在导师的从旁指导下,学习如何担任导演、编剧、演员和摄影师。
例如,在学习活动「A Chair is NOT Chair」,学员须运用创意和演技,重塑每件物品,使一张椅子不再只是一张椅子,一把扫把不再只是一把扫把,一樽水不再只是一樽水。 有学员把折叠椅想象成结他,拿起来弹奏; 也有学员把一把扫把当作麦克风架,拿来唱歌; 更有学员把一樽水想象成手提电话,用它来打电话给朋友。
而实战活动「The Copycat」,学员要模仿印度电影《作死不离3兄弟》以多个不同的场景、角度,拍摄一个相似的故事,综合运用编、导、演等技巧。
「户外拍摄活动」
日期: 2013年11月至12月
地点: 由导师跟学员商讨,再行决定
五十名学员分成六组,在六位专业电影制作人的指导下,合作制作创意短片,从中学习筹划、拍摄、剪接、后制等技巧。
三日两夜「短片制作营」
日期: 2013年12月21-20日(五-日)
地点: 乌溪沙青年新村
「影像无国界 2013/14」学员感受
很高興能與各位ifva All About Us學員一起。- Mubashar Hussain (十五歲,巴基斯坦)
我非常感激所有教导我们的导师和社工,他们给我们很多宝贵意见,又在剪接上帮助了我们很多。 我很希望明年可以继续参加All About Us的活动。 - Aveneina Anggi (十七岁,印尼)
感谢你们的支持、耐心和容忍。 希望未来可以再次聚集拍摄,也希望我们可以互相学习。 - Shahul Hameed Nuaim (十六岁,印度)
特別感謝導師Ryan,其實很多東西我都不懂,但我從他身上學懂。- Muhammad Anus (十四歲, 巴基斯坦)
导师教了我们很多拍摄技巧,而且很清楚明白。 - Hamza Haider (十七岁,巴基斯坦)
我很喜欢我的小组,包括导师赖恩慈、社工Irene Chui、学生助理Ernest。 因为我们合作很融洽又开心。 - Kandal Satish (十七岁,尼泊尔)
香港艺术中心 ifva
资助
香港艺术发展局
香港艺术发展局支持艺术表达自由,本计划内容并不反映本局意见。
生命工场
合作伙伴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及创作系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